6月13日上午,绘画艺术学院“艺脉相承·共绘未来”校友返校日系列活动在浙江美术馆举行。活动分为参观毕业展览、座谈分享两部分,校友们重返母校,共赏毕业佳作,畅叙师生情谊,共话艺术未来。
一早,校友们来到了浙江美术馆绘画艺术学院“无穷绘”2025届毕业展现场,在院长邬大勇的导览下近距离感受学院新生代的创作力量:油画关注绘画本体与日常的真实;版画聚焦于个体的情绪转化;壁画反映小我在时代变迁中的认知碎片;综合绘画关注人与自然之关系与水彩本体语言的研习。校友们驻足欣赏画作,相互探讨中将重逢的喜悦与难忘的记忆一同定格。
校友们结合自身经历畅所欲言,既有对艺术教育的真知灼见,又有对行业发展的敏锐洞察,更有对学院未来的宝贵建议。
刘宇轩校友谈到在母校老师身上学到的专业技艺和处世哲学,让他有勇气走出舒适圈,在坚守与妥协中锚定方向。入职川美后,全新的环境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他感慨道:“无论走到哪里,母校都是我艺术生涯的起点,感恩母校的悉心培养!”
刘宇轩校友发言
杨智东校友毕业后投身美术考研教育行业,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学识,还锻炼出出色的处事能力。他坦言:“毕业后的每段经历都是成长的养分,当你找到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路径,便寻得了事业的坐标。”
杨智东校友发言
唐菲凡校友毕业后创立版画工坊,在身份转型中迅速找到艺术与生活、大众的链接点。她认为版画的艺术价值不仅仅在于展厅,更在于其独特的制作过程与传播潜力,“当看到版画艺术被更多人认可,我深知一切努力都值得。毕业不是终点,而是终身学习的新起点。”
唐菲凡校友发言
浙江油画院的袁冬感谢老师们如灯塔般一直在照耀自己前行,在校期间目睹导师们作为学者的使命和担当,至今仍受激励。他建议学弟学妹们积极参与全国美展等国家级展览,在高平台锻炼专业能力。
袁冬校友发言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的方经纬强调在校生除了参加展览外,还要重视论文写作,积累学术成果,提升学术能力,踏踏实实做好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件事情。
方经纬校友发言
自由艺术家单飞达从自身经历剖析体制内外的创作生态,分享艺术创作与商业实践平衡之道。他建议在校生要依托工作室开拓视野,同时希望校友们形成合力,吸引国内外一线画廊入驻西湖艺博会,为年轻艺术家们打开市场搭建桥梁。
单飞达校友发言
杭州高级中学美术老师洪荔瑶为想考编的学弟学妹们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强调要重视职业规划,尽早规划职业发展路径,注重日常作品积累,打磨自己的学术水平;同时注重书面文字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
洪荔瑶校友发言
科研助理李昊阳讲述了导师们的言传身教一直让自己受益。艺术没有捷径,老一辈艺术家身上,始终流淌着一种“道”的坚守。他们对艺术的赤诚与敬畏、不投机取巧的治学态度、打破师徒藩篱的求真精神,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自己的艺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