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icon

展览

图片


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油画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承办的“平凡的世界:忻东旺肖像艺术展”将于2025年2月28日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忻东旺作为重要当代中国现实主义画家,为时代塑造了令人深刻的群像,本次展览将深入回顾这位现实主义画家的艺术生平和杰出作品。



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

图片




这是路遥在《平凡的世界》获得茅盾文学奖时的答谢词,同样可用来描述忻东旺的创作感觉。


在忻东旺的生命岁月里,他潜心创作,为一代平凡人绘制了彰显其不凡之处的肖像,精准地把握住了千禧年前后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一股脉动。



展览介绍

Exhibition Introduction


展览通过「打工人之魂」、「时代的肖像」、「一个人的脉动」三个板块呈现忻东旺的代表作及素描、速写作品等共计180余件。


「打工人之魂」将展出有记录、有叙事的50余幅个人肖像,同时呈现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硕博研究生的读画短文;「时代的肖像」展现有情节及完整创作过程的20余幅双人像及群像,同时展示艺术家创作过程时留下的草图、底稿和创作手记,还原创作过程,讲述被画者的故事;「一个人的脉动」集中展出忻东旺的日常素描、速写、水彩,家人画像,以及他的导师、朋友们对其人和创作的回忆和评述,讲述一个创作者如何从田间地头走来及其生命的脉动。


图片


艺术家生平


清华大学教授,著名艺术家忻东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1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50岁。


忻东旺1963年4月19日出生于河北省康保县忻家坊村,自幼受乡土艺术的熏陶,酷爱绘画。1980年,高中毕业后在内蒙古化德县文化馆学画,师从王凯。此后,坚持自学绘画,并兼做民间画匠。1986年,考取山西晋中师专艺术系。1988年,由山西晋中师专毕业后分配至山西大同幼儿师范学校任教。1990年,调入山西师范大学艺术系任教。1993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七届助教研修班学习。1999年,调入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2000 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高研班学习。2004年,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至2008年,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主任,油画教研室主任。2013年12月,晋升清华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文化部中国油画院特聘艺术家,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国家画院青年画院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忻东旺的绘画充满人文的关怀、民族的气质、时代的责任,是当代写实绘画不可替代的独特范例。作为一位从普通农家子弟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忻东旺深切理解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农民工的生活情感及愿望,并热诚地表现农民们的现实生活处境及感受。他强调以农民自身的角度、以肖像艺术对人性及社会文化关注的视角,来描述这一人群的精神与心理,这成为他多年坚持写生的现实冲动。他要画“那几乎要被人忘却了的农民,他们与时尚无关,与新奇无关,与国际化无关。但他们却与中国的变革有关,与民族的命运有关,与社会的良知有关。”他描绘的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肖像,成为中国社会转型发展的时代肖像;他努力让自己的绘画呼应时代跳动的脉搏并融入到民族文化的血液中。在表现技法上,忻东旺从汉唐陶佣、宋代彩塑以及历代石窟、寺观壁画中吮吸艺术养料,由“表情结构”、“心理比例”、“得意忘形”等造型问题入手,深研中国传统艺术的意象表现方法及审美观念,创造性地拓展了当代写实绘画的表现观念及方法。




展览作品

Exhibition Artworks

图片

《适度兴奋》 140×120cm 1997 布面油彩


图片

《早点》 190x200cm 2004 布面油彩


图片

《融冬》 160×130cm 2006 布面油彩


图片

《金婚》 160×80cm 2008 布面油彩


图片

《威武》 180×110cm 2012 布面丙烯


图片

《春寒》 180x110cm 2010 布面油彩


图片

《降温No.1》 160×65cm 2002 布面油彩


图片

《白菜》 60×50cm 2002 布面油彩



图片

图片

图片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2025年2月28日-3月31日


开幕时间

2025年2月28日 13:30


展览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

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油画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支持单位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浙江省油画院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哲学与文化创新研究院



总策划:许江

学术主持:余旭红

学术顾问:孙景刚、何红舟、邬大勇、封治国

策展人:刘潇

展览总监:夏商周、张宏芳

展品管理:窦亚杰、赵怡

策展助理:朱骏雯、叶祉琪

展览执行:王剑红、蔡可成、张耀玮、陈卫青、薛佳音、李昂、赵一璇、张顺礼

项目支持:郭健濂、来源、尹骅、任志忠、蒋梁、金阳平、何佳敏

宣传公教:徐元、方舟、刘杨、朱羚、申博、王怡航、贾毓秀、章书耘、金雪莹

视觉设计:王佃刚、骆晨露、张恩千



来  源国美学术通讯





 关注我们



· 绘画艺术学院 ·


绘画艺术学院以“技艺与方法——大绘画时代绘画方法论的思考与重建”为核心研究方向;以“后印刷时代的版画艺术”、“城市化进程中的壁画研创”与“拓宽媒介语言维度的综合绘画”为重点研究方向,构建“绘画东方学体系”。

一方面努力继承和发展“国美之路”的优良传统,立足已有的历史积淀与学科优势,深度融合中国文化精神,持续坚持绘画艺术的理想和追求;另一方面,努力探究和洞察绘画艺术在图像媒体时代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学院以“重启绘画方法论的思考和建构”、“重构专业融通与内涵深化、多元拓展与本体增强相结合的教学框架”以及“重提开拓创新、国际视野的思想理念”的“三重方法”为主要路向,从油画、版画、壁画、综合绘画等多个角度展开当代绘画艺术教育思想与方法的新探索,构筑大绘画时代的绘画专业教学、创作与研究的新格局,为社会持续培养兼具有思想深度和创新意识的国际化绘画艺术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