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icon

工作坊

教学现场|叙事性绘画创作教学国际工作坊
1.png              2022年1月4日至1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邀请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兰友利老师担任本次叙事性绘画创作教学国际工作坊的主讲⼈。由绘画艺术学院院长何红舟教授担任学术主持。兰友利老师的剧作《楼兰》曾获第三届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最佳原创剧本金奖;剧作《第一军团》获第四届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最佳原创剧本学院奖。此次工作坊的课程以上述两个剧本的创作经验出发,开展“叙事性绘画创作”教学。
     课程内容1、从美术场景到画面还原——以《楼兰》为例2、从美术场景到画面还原——以《第一军团》为例3、连环画经典样本采集与分析4、分镜草图创作5、构图/作品分析6、作业分析与讨论/安排与要求
2.jpg
1、《楼兰》故事分解       兰友利老师首先讲述了楼兰王朝在历史上的重要地理位置所呈现的融合中西方文明的独特文化,并从多角度分析、提取具有楼兰标识的美术元素。       详细讲解楼兰的人种特点,相关服饰饰品,生活器物、武器工具的形态,进一步分析楼兰城建筑的布局、行政机制与度量单位、文字的视觉载体、佛寺中的壁画、佛塔的概念复原以及其宗教中的美术呈现等信息。最后对楼兰与中原王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并对楼兰的灭亡作以视觉回想。       美术场景的设定和画面还原       要求同学们对《楼兰》剧本进行节选,分析剧本设定画面结构。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搜集博物馆资料并对相关影视图文信息中出现的美术元素进行整合,完成场景的视觉遐想与概念复原。进一步揣摩人物心理,做构图分析,形成故事板,进行分镜草图的设计。 
3.jpg
2、《第一军团》故事分解       兰友利老师通过事件的缘起(古罗马军团漂泊中国一说),着重分析了卡莱战役和郅至城战役,结合文献与考古遗存痕迹使剖析其丧葬习俗、节日庆典、民俗舞蹈、食物用具等方面的特点。       美术场景的设定和画面还原       落实到具体画面上,着重讨论画面室内、外景的安排;航拍角度的应用;空镜、人物形象特写镜头的处理;画面肌理、颗粒感等质感的呈现;情绪的变化,叙事镜头的延伸以及画面需要规避的错误镜头等问题。3、构图与作品分析       通过比较其它艺术绘本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分析人物、场景设定等视觉因素,进一步构思剧本画面风格的定位与手法的具体表现形式。4、作业分析与讨论、安排与要求       兰友利老师将画面中大的构成元素、画面结构、肌理质感效果进行了整体布置与设定,让同学们任选《楼兰》《第一军团》剧本中的部分章节进行分镜创作,要求有个人创作特色的同时也要保持整体风格的一致,有统一的叙事绘画语言。每个小组制作统一的“工具箱”供所有成员选择使用。5、重点难点      如何进行影像语言和绘画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二者的异同以及落实到具体章节画面中的表现手法,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6、课程作业草图展示(部分)
4.jpg5.jpg6.jpg7.jpg 7、课程小结      此次工作坊的成员是来自于绘画艺术学院各个专业方向的研究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方式使得不同专业的同学在面对同一剧本的创作中时产生了更多思维上的碰撞,课堂学术氛围浓烈。同学们所收获的不仅是一次叙事性绘画创作的学习,更有老师与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互相生发引导学习的宝贵经历。课程仍在持续,同学们将在寒假期间继续对各自任务的分镜草图进行创作,期待开学后同学们能交出一份优秀作品!
8 .jpg9.jpg10.jpg11.jpg12.jpg1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