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icon

展览


远乡之视 · 陈宜明小幅油画作品展

学术主持:余旭红

策  展 人:郭健濂

展览时间:2025年3月7日-2025年4月20日

   式:2025年3月7日  下午 3:00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 宁波纳得美术馆

协办: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画派研究院 宁波纳得艺术交流中心

展览地址:宁波鄞州南部商务区天童南路568号恒元大厦三楼




“远乡之视”


陈宜明老师是我从本科一直到研究生的导师。自96年考入油画系至今,转眼已过去近三十年了。这三十载春秋不但见证了陈老师在绘画上笔耕不辍的痴狂,也被他对艺术的执拗钻研所深深感染。陈老师一直在求变,他的这种“变”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后的“变”,“穷者变,变则通,通则久”。所以陈老师在他艺术探索的不同阶段创造了诸多经典,成为中国美术史中不可略过的存在。其绘画语言从求真纪实的现实主义手法,到超现实的梦幻写实,再到纳比派式的色彩平面造型,甚至是表现主义般的笔意堆叠。这都源于陈老师对艺术始终葆有的赤诚之心,从来就拒绝惯常的思维和机巧娴熟的重复劳作。在这种不断革新的时间累积下铸炼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陈宜明老师独特的艺术品貌。此次展览呈现的这些作品就是陈老师近几年在异国他乡反复描绘的生活周遭,目之所及的东西物事成为远乡视域下的日常诗学。

“远乡之视”作为此次展览的主题具有双重意涵。其一是指代陈宜明老师身处异国他乡每日与其周遭景物的写生对话,是“远”与“视”的辩证关系。写生这一行为本身即是陈老师与异乡和解的路径。以肉身的触感和智性,让画家的心灵葆有原生而持久的洞察能力,这也是陈老师一直执着追寻的内心自由与精神超越。通过日复一日的直面写生,将陌生环境转化为情感容器。这些作品证明:当凝视足够锋利,最庸常的角落也能迸发存在论意义上的震撼。在陈老师这里,绘画成为一种日课,他没有强烈的意愿出门去寻找非此不可的绘画主题,日常所见之处皆可画。所以,陈宜明老师画的那片山,既不是圣维多克山基于塞尚的视觉主题意义,也不是华山给予王履身心震颤的自我觉知。然而,这片再普通不过的异国山景却成就了陈宜明老师向着自我回归的绘画语言探究,异乡的风景成为他内心的精神返乡。在全球化语境中,“故乡”与“他乡”的界限逐渐模糊,“他乡”更是一种心灵的认同和归宿。

另外一个层面来讲,"远乡"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地理坐标,它是一种跨越地理与心灵边界的视觉观照。远乡的状态更容易有一种文化身份的思虑,一种深植于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追寻,是灵魂深处对本真的永恒向往。“远乡之视”不仅是对他乡景象的描绘,更是对身份认同、文化根源以及精神归属的深度探寻。“远乡”也成为文化基因的承载地,即便身处异乡,那份文化的烙印也如影随形。陈宜明老师将远乡的山川景物、家居物事视为自身心灵的映照,寻找内心的平衡与安宁。通过画家特有的笔触和色彩,将记忆的磷光和乡愁层层展开,构建起一个充满诗意的视觉场域。“远乡”成为了陈老师对抗精神异化的净土。无论外部世界如何变化,陈老师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受外界任何艺术潮流和俗套的影响。“远乡”的状态反而让陈老师更加特立独行。他的绘画艺术完全不同于众多身处美国的移民艺术家对异国日常景物的写生创作,也不同于那些抛售本土文化身份标签的艺术家。这些写生作品不仅是每日的视觉记录,更是一次次他对文化身份、记忆归属与空间感知的深层叩问,形成了一种“非东非西”的视觉诗学。

陈宜明老师在近六年的他乡绘画劳作中,凭着自己执拗的感觉,在与这片普通异乡风景的不断对抗中,抛开已有的知识经验,投入新的遭遇和体验,以期抵达事物本身。他的作品愈加呈现出一种老辣不羁的朴拙感,这种“拙”不单单体现在笔意和造型上,其画面的色彩也有一种“浊”,混浊之厚重;这种色彩品质的“浊”,透露出一种时间的沉淀与磨砺;混浊却而透亮,显露出色彩的苍劲和古拙。陈老师醉心于日常周遭事物的反复描绘,带着一份执念追寻绘画纯粹性的苦恼与困惑,在直面自然中抵抗脑子里固有的一切先入之见,层层剥离,画面越来越趋向简化抽象。他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摆脱对自然的逼真模仿,走向对物质感的消解;其色彩变化的微妙把控和平衡越发精微、朴实、含蓄,在简化中感受看的生动现象。所以这种“重复”和“相似”并不让人心生厌倦,反而感觉到这片远乡的风景在陈老师的眼中看得越加真切了。

此次陈宜明老师的个展为观者打开了一扇通往他内心世界的大门,让观者在油彩的肌理中触摸存在的时空之褶。“远乡之视”是在超越地域文化的边界重提写生的感知力价值,这种依靠艺术家直觉和洞察力的身心经验可以成为今天我们对抗AI技术的绘画革新能量。“远乡之视”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真正的“远乡之视”从不在他处,而存在于我们凝视画布时,那些被重新激活的记忆与身份投射。

郭健濂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

油画系教授

2025年2月26日




部分展览作品



《永恒》 |  布面油画

30X40cm | 2024年




《春到小区》 |  布面油画

50X60cm | 2023年




《山坡下的邻居》 |  布面油画

30X40cm | 2024年




《农场的十月》 |  布面油画

50X60cm | 2024年




《丰收的日子》 |  布面油画

40X40cm | 2024年




《花(7)》 |  布面油画

24X30cm | 2024年




《花(8)》 |  布面油画

24X30cm | 2024年




展览现场



















来源:纳得美术馆 NART MUSEUM


 关注我们

· 绘画艺术学院 ·

绘画艺术学院以“技艺与方法——大绘画时代绘画方法论的思考与重建”为核心研究方向;以“后印刷时代的版画艺术”“城市化进程中的壁画研创”与“拓宽媒介语言维度的综合绘画”为重点研究方向,构建“绘画东方学体系”。

一方面努力继承和发展“国美之路”的优良传统,立足已有的历史积淀与学科优势,深度融合中国文化精神,持续坚持绘画艺术的理想和追求;另一方面,努力探究和洞察绘画艺术在图像媒体时代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学院以“重启绘画方法论的思考和建构”“重构专业融通与内涵深化、多元拓展与本体增强相结合的教学框架”以及“重提开拓创新、国际视野的思想理念”的“三重方法”为主要路向,从油画、版画、壁画、综合绘画等多个角度展开当代绘画艺术教育思想与方法的新探索,构筑大绘画时代的绘画专业教学、创作与研究的新格局,为社会持续培养兼具有思想深度和创新意识的国际化绘画艺术专门人才。